湖北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伟人眼里的伟人:列宁如何评价恩格斯

    孙来斌;

    如何科学评价恩格斯这样的伟大历史人物,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方面,列宁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依据丰富的史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对恩格斯做出了科学评价,深刻指出了恩格斯崇高的历史地位、伟大的思想贡献、高尚的精神品格。站在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列宁诞辰150周年的历史交汇点来看,列宁对恩格斯的科学评价,映现出伟人眼中的伟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2020年08期 No.404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1 ]
  • 21世纪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与理论前景

    杜宇鹏;

    苏联解体后,马克思主义在俄罗斯经历了从招致诋毁、研究停滞到批判反思、理论重建再到融入时代、复兴创新的历史进路,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所研究的基本问题较传统马克思主义有所变化,侧重批判与反思苏联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融进现代性、全球化与俄罗斯现实发展视域中考查,追问与思考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乌托邦主义、新社会主义的理论关联,进而明确,21世纪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无论在俄罗斯还是在中国都具有广阔的理论前景和现实价值。

    2020年08期 No.404 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3 ]
  •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中主体本质追问的过程论逻辑——对学界几种目的论研究倾向的反思

    程丙;

    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吁求从现实的人的纷繁面相中,透视主体的真正本质与价值意蕴。以往相关研究多偏好将马克思关于主体本质的认知作目的论式判别,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尚处于认知转换过渡期和知识谱系架构初始期的事实。此时马克思思想显现蜕变与转化特征,他对主体本质并未完全洞悉,仍在追问过程中。首先,在世俗问题域中,马克思发现政治解放固有限度导致个体产生"自由个性"与"普遍共性"相分裂的二重化后果;接着,在将批判矛头指向市民社会和"犹太精神"后,马克思揭露了原子式自由个性的抽象与虚伪;继而,他愈发倾向从人的类存在和人的社会价值向度复归主体本质。这种过程论式认知转向,从逻辑基点、价值立场与批判界域维度,对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产生了催化作用。

    2020年08期 No.404 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6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1 ]
  • 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逻辑与引领

    王延隆;

    网络空间是现实空间的"折射",是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交织的特殊场域,网络空间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存在三个层次的逻辑关系:一是处于核心层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共同思维;二是表现在中间层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共同认知;三是体现在技术层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共同行动。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体现为政治凝聚力、精神凝聚力、文化凝聚力和发展凝聚力。增强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必须把握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理论生产与实践生产、个体自由与价值共识、集体主体与个体主体四个方面的关系。

    2020年08期 No.404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8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2 ]

政治文明研究

  • 系统思维视域下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的困境与突破

    刘博;

    舆论引导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以系统性、整体性的视角认识和把握舆论现象及其变动过程。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场有着舆论演变机制多维重构、舆论信息形态多样共生、舆论存在样态多元融合的一般性特点。与此同时,舆论场中"后真相"生态引发影响力困境、群体极化诱发引导力困境、沟通梗阻激发传播力困境的现实境遇也与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发展相伴随。基于此,应当把系统思维贯穿于舆论引导的全过程之中,坚持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原则,以局部功能优化夯实主导能力基础、以微观结构调整助推治理水平提升、以系统要素更新强化交互效能,凝聚提升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有效性的系统合力。

    2020年08期 No.404 35-4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下载次数:6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33 ]
  • 渐进决策与治理能力——以新加坡对抗新冠疫情为例

    张泽滈;刘宏;

    2019新冠肺炎疫情是世界各国面对的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基于渐进决策理论视角,通过具体分析新加坡各政府职能部门2020年1月至6月间发布的317份政策文件,并结合政府抗疫主导部门、协同部门、配合部门的相关执行措施,将新加坡抗疫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新加坡政府多部门在协同合作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抗疫机制,围绕抗击、预防新冠肺炎,实现国民安全和保障民生的最终目标,抗疫三个阶段的政策制定体现了渐进决策理论的原则与特征,并彰显了新加坡动态治理的精髓。新加坡经验还进一步揭示,渐进决策的有效性与政府治理能力和社会信任度密不可分,机制与政策的有机结合为理解渐进主义理论在新时代的作用提供了一个方向。

    2020年08期 No.404 4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0K]
    [下载次数:16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75 ]

社会建设研究

  • 东亚女性社会角色与社会参与的中日韩三国比较研究(上)

    陈立行;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亚中日韩三国都经历了一段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相应地女性受教育的程度也得到快速的提升,然而东亚三国在国际"性别差别指数"排位较低且进展缓慢,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东亚三个国家在经济发展、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和"性别差别"之间存在着如此大的不平衡?在(上)篇通过以儒教(中国儒学)为核心的社会系统的机制分析对中日韩三国19世纪末进入现代化进程之前女性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参与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处于儒教文化圈中核的中国,儒教为核心的社会系统的机制得以充分发挥,女性权利全部被剥夺,女性的角色只是为家庭繁衍后代的工具。处于次中心的朝鲜,虽然导入了儒生制度和科举制度,但原有的家族制度和家庭文化阻碍了以儒教为核心的社会系统机制的有效运用,女性在家庭经济生活的重要角色和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参与一直保留下来。处于儒教文化圈周边的日本,由于其原有的家庭制度和政治分权结构,虽然导入了儒家思想,但儒家思想只局限在武士阶层的思想和教养层次,没有影响封建的分权式社会系统的机制。日本封闭式社会结构与内部人才市场的机制,不仅保留了女性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角色,也给女性提供了社会参与的空间和可能。

    2020年08期 No.404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5K]
    [下载次数:10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22 ]
  • 社会网络对线上求助项目筹资的影响——基于623个“轻松筹”项目的实证分析

    周俊;毕荟蓉;

    公众利用社交媒体等互联网平台进行求助,已经成为"互联网+公益慈善"的重要内容,但当前对线上求助项目筹资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十分缺乏。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对"轻松筹"平台上623个医疗求助项目的分析发现,求助证明人数、转发次数、关键转发者带来的捐款人次和捐款金额,对线上求助项目筹资效果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表明,社会网络的强度和规模共同影响线上求助项目筹资,对互联网技术的合理利用能够促使强弱关系相互转换,从而快速拓展社会网络规模,有效实现筹资目标。

    2020年08期 No.404 6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7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2 ]
  • 责任分类下城市社区老人的养老责任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北京市S街道的实证分析

    龚志文;

    养老责任认知的研究对于在应然层面上洞察和规引人们的养老观念,在实然层面上优化养老政策设计和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将养老责任分为经济支持责任、精神慰藉责任、日常照料责任、权益维护责任四类,采用多分类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城市社区老人的养老责任认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老人的养老责任认知呈现出较大的异质性:在同一指标中对责任的认知会因养老责任类型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在同一变量中对责任的认知会因指标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户籍、文化程度、身体状况、退休前职业、子女数量五个变量在特定模型中对四种责任认知均有显著影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经济状况、社区养老服务满意度、养老志愿服务六个变量则选择性的影响部分责任认知。因此,应该整合与共享多元责任主体的养老资源,按照私人资源优先公共资源的配置次序,实现养老需求精准识别,养老服务精准推送,为老年人提供精准化个性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

    2020年08期 No.404 6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下载次数:7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90 ]

经济论坛

  • 技术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来自制造业的数据

    李颖;

    基于2003—2017年34个制造业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对于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显著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但对不同产业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高技术含量的发明专利和低技术含量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均有效提升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并且发明专利对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影响大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对资源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估计系数不显著,并未有效提升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020年08期 No.404 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8K]
    [下载次数:8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78 ]
  •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普惠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功能性分析

    谢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而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动力。普惠金融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普惠金融对金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有助于缓解农村地区小微企业及低收入群体的融资约束,刺激农村地区的经济活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发展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08期 No.404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7K]
    [下载次数:3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132 ]

人文视野_哲学

  • “人狗悖论”的生命现象学诠释——以《大话西游》为例

    王海龙;韦政希;

    米歇尔·亨利的生命现象学主张,非意向性的先验情感的被给予性是意向性的认识活动的被给予性的基础,前者是纯粹现象学生命的特征,后者则是强调理性主义的科学的特征,两者之间存在一个矛盾:生命的自我否定。触及人的存在的电影中往往存在这个矛盾。生命现象学的这些主张在电影《大话西游》中得到生动体现,尤其是影片中的同一个孙悟空既是人、又是狗的悖论切合了生命现象学的主题:生命的自我否定。在孙悟空身上,集中体现了这个悖论中非意向性与意向性的矛盾关系。

    2020年08期 No.404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下载次数:5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6 ]
  • 邹衍“仁义节俭”的家国情怀

    盛显容;

    作为精通儒术与阴阳学术的大家,邹衍学术思想外在的表现形式是阴阳家,而内在的核心则更接近于儒家;以济世贤者的人物身份为出发点,以"作先合,然后引之大道"的济世手段为主线,对邹衍学术思想进行梳理,则会发现邹衍庞杂的学术思想其实是一个井然有序的有机整体,贯穿着其"仁义节俭"的儒生本质和家国情怀。

    2020年08期 No.404 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7 ]

人文视野_历史

  • 抗日战争时期的科技人才动员

    李学通;

    战时的科技人才动员,是国家战争动员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政府在建立战时总动员体制过程中,也将科技人才的动员与组织纳入其中。"九一八"事变后,国防设计委员会进行了首次全国科技人才普查。资源委员会在筹建国防工业时,与国内科研机构及国立大学进行了积极合作,还有相当多的大学教授、科技专家以个人身份应召参与。全面抗战时期,资源委员会与多家著名大学达成技术合作协议,充分调动和发挥技术专家优势,协助资源委员会所属国防工业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942年末成立的国防科学技术策进会,虽然没有实现实体科研机构的设想而成为官办的社会团体,更多地扮演了组织联络的角色,但在抗战时期的大后方推动有针对性的国防科技研究,出台奖励政策与专利保护制度,支持并努力保障科学技术学会团体的专业活动,开展国防科技人才组织动员、培养训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

    2020年08期 No.404 103-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0 ]
  • “抗战记忆史”的回顾与前瞻

    郭辉;杨子佼;

    20世纪80年代,记忆史研究进入中国史学界,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新方法与新路径。在抗战史研究领域,学者积极汲取记忆史理论与方法,使"抗战记忆史"成为抗战史研究的新活力。已有的抗战记忆研究大致可分为三方面:抗战事件记忆研究、抗战人物记忆研究和抗战空间记忆研究。记忆史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抗战记忆史的研究领域相当丰富,不仅可进行实证研究,也应开展理论研究,并具有新范式与现实价值的意义。抗战记忆史研究通过定位、挖掘、反思抗战记忆体现出独特的研究路径。在图像证史、公众史学、心态史影响下,抗战记忆史将有广阔的研究领域和空间等待发掘。

    2020年08期 No.404 114-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下载次数:7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7 ]

法律园地

  • 中国粮食安全法治保障理路研究

    李蕊;

    粮食安全关涉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宁和民生福祉,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粮食安全法治保障乃是渐进式的制度变迁,而非全新的制度安排。粮食安全具有公共性、整体性、发展性、开放性的特质。作为粮食安全保障法治体系的龙头法,《粮食安全保障法》的制定必须注意与既有的《国家安全法》《农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立法的衔接协调。同时,不仅要着眼于协同共治理念,处理好有限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关系,还要合理配置中央与地方粮食保障权责,有效平衡产销区利益。

    2020年08期 No.404 12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7K]
    [下载次数:1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70 ]
  • 立法草案说明的功能定位及其制度完善

    张婷;

    立法草案说明展示了对立法议题确定、立法目标提炼、立法方案选择和重大争议解决等问题的民主商谈和科学论证过程。作为对立法结果的呈现,它承担了连接立法起草过程与起草结果的功能。然而,立法草案说明在目前的立法程序中仅被视为起草的附属环节,使得通过草案说明观察立法过程是否遵循了民主性和科学性要求的动态视角,降格为一种流于形式且僵化的书面展示模式。对草案的说明,无法呈现立法的复杂过程。草案说明因其自身缺乏规范性而无法承载相应要求,可能产生不利后果:即使立法并没有遵循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理念,也可通过草案说明加以粉饰。在立法程序中,应当强化草案说明的程序地位,将其改造为起草者自律和对起草者进行监督的制度机制。应通过内容标准的确定化,强化草案说明对立法过程的客观呈现;同时建构草案说明与起草过程的制度关联,要求审议者在审查立法内容的同时,也对草案说明是否客观展现了立法过程进行必要的审查,由此强化草案说明倒逼起草过程规范化的程序功能。

    2020年08期 No.404 133-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35 ]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论多维度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刘玄龙;李龙;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概念,作为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对凝聚民族力量、共同应对困难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至关重要。要立足于指导思想之高度,学习和践行党和国家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要着眼于传统文化之厚度,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觉;要致力于治国理政之广度,充分彰显我国国家制度的显著优势。

    2020年08期 No.404 142-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7K]
    [下载次数:16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1 ]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专业为例

    王珩;

    "双一流"建设是国家在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层面的新举措,在建设过程中结合学科特点构建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一流学科"通过构建与学科特点相适应的"全""大""红"的课程思政工作架构,取得了一定的育人实效。从制度体系、教师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方面为"双一流"建设中的课程思政探索出一条可供参考的实践路径,促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0年08期 No.404 148-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下载次数:17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13 ]

传播与传媒

  • 习近平新时代新闻舆论观述论及其时代价值探析

    谷少杰;

    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其中新闻舆论作为其重要载体,明晰习近平新时代新闻舆论观的创新特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提升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推动社会主义新闻舆论事业继续健康发展,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对新闻舆论工作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形成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意义重大的新闻舆论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新飞跃。

    2020年08期 No.404 154-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5K]
    [下载次数:10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44 ]
  • “网络失智”:智能传播时代网络舆论监督的“智效”反思

    包国强;黄诚;万震安;

    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舆论监督的现代化。新时代,网络媒体已由过去的野蛮生长、扩张进入智慧生存,受众对互联网媒体由过去的陌生新奇变得习以为常,标志着智众时代的来临。网络媒体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打破了传统媒体几十年来信息垄断的格局,使得公众重获舆论监督的主体权利,更是拓展了舆论监督的范围,进一步加大了舆论监督的力度,获得广大受众的"拥戴"。然而进入智众时代,网络媒体客观存在的自身缺陷,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难免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其舆论监督功能的有效发挥,在智慧的受众面前变得非理性。因此,智众时代,网络媒体应提高自身"脑力",从"草莽英雄"转变为"智慧媒体"。社会需从媒体"自律"、媒介融合及新闻立法、政府协调等方面入手,强化责任意识,进一步完善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实现网络舆论的"智慧监督",提高监督效果。

    2020年08期 No.404 161-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下载次数:19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8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