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百年变局”的历史本质、演进趋势与内在张力——兼论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时代基础与世界意义

    桑明旭;

    在当前理论研究中,不论是对于科学阐释诸多相互矛盾冲突却又同时在场的重大时代问题来说,还是对于深刻澄清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现实基础与世界意义来说,我们都亟须对"百年变局"的历史本质、演进趋势、内在张力等基础性问题进行深度剖析。以唯物史观对"马克思主义指明的资本主义时代"的内在原则即资本主体性逻辑进行历史性分析,可以发现,"百年变局"的历史本质是资本主体性发展的"抛物线拐点",演进趋势是从资本全球化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内在张力是资本主体性逻辑与共同体公共性逻辑的激烈博弈。这表明,虽然"中国方案"在当前遭到部分资本主体性输出大国和"西方中心论方案"支持者的质疑和反对,但由于它本质地把握和顺应了"百年变局",因而必将成为当代全球发展与全球治理的历史性选择,进而在开启全球治理的新文明类型、推进现代性世界历史迈入新阶段的征程中彰显其深远意义。

    2021年04期 No.412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5K]
    [下载次数:9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4 ]
  • 马克思“社会革命”概念的中国化考辨

    陈曦;

    "社会革命"是人类全部"革命"的一部分。"革命"一词创造于日本,但它最初取于汉学文献,用于复兴汉语之用。"命"在词组"革命"当中由最初对统治者的合法性巩固到近代伴随着社会局势的改变而赋予了"革命"新的含义,包括统治者权利的变化和现代社会阶级之间不同形式的冲突。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革命"的胜利,"革命"这一术语在汉语中逐渐固定下来。"社会革命"这一词语有据可考于1903年日语文献中的社会主义术语。中国早期先进知识分子对"社会革命"是从对怎样的社会进行革命,社会革命的内容是什么,谁进行社会革命,如何进行社会革命等几个方面去理解。"社会革命"概念的中国化对于当下我们把握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辩证法有重要启示。

    2021年04期 No.412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8K]
    [下载次数:6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4 ]

政治文明研究

  • 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合作治理机制建构研究:基于范式转换、生成机理与实践进路的分析框架

    常明杰;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公共危机治理机制以SARS事件和新冠肺炎疫情事件为事实观照,经历了"三期三代"的迭代发展历程,其内在的嬗变逻辑是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危机情势主导下的回应性与适应性变革。特别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暴发并持续蔓延的情况下,重大公共危机事件防控的具体实践,在理论框架和现实框架中耦合了合作治理的运行机制,生成了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合作治理的实践进路。同时,囿于单一治理模式和"中心—边缘"协作治理模式下的集体行动困境及其路径依赖,各类危机治理主体内部的沟通限度及互动困境,危机治理政策体系建构的封闭性以及重大公共危机合作治理的国际限度等限制性因素,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合作治理机制的建构又面临着突破既定限度的困局,为此要从制度性—政策性保障机制的供给、多元一体的整体性关系网络的塑造、均衡性危机治理体制的重构及国际联防联控机制的构建等多重面向上,推进建构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合作治理机制。

    2021年04期 No.412 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8K]
    [下载次数:1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8 ]
  • 走向“大应急”?机构改革以来应急管理制度的变革与形塑——基于综合应急管理的视角

    张晓君;王伟桥;

    本研究基于政策文本分析描绘了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我国应急管理的政策图景,回顾和反思了应急管理制度变革与形塑过程,旨在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部分借鉴了综合应急管理模式,在涉及的灾害种类、部门职能、灾害过程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调整,但区别于美国FEMA的应急管理体制,在灾害种类进行整合的同时关注了灾害的专业性,应急管理延伸到风险防控和减灾等过程,更加强调了应急管理的多主体参与。下一步还需要加强应急管理的综合性和专业性的融合、应急管理体系和业务管理体系的融合以及多主体多中心高质量的协作与融合。

    2021年04期 No.412 2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1K]
    [下载次数:17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3 ]

社会建设研究

  • 农民行动研究的两种范式之争:焦点、反思与重构

    陈小锋;

    关于农民行动有两种代表性的研究范式争论,即西方"道义小农"与"理性小农"之争和本土"善分"与"善合"之争。梳理两类范式争论的脉络,不难发现它们各有其适用语境,且不同语境中的指向不尽相同,总体而言,其中存在二元对立的认识局限。然而,复杂和转型社会中农民行动的影响机制很难进行非此即彼的归类,已有范式及其争论只能说明在某种层面上解释了农民行动,或者是解释了农民行动的某一方面,不免有"盲人摸象"之嫌。故此,理解农民行动需要超越二元思维,重构多维度的解释框架。

    2021年04期 No.412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8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4 ]
  • 熟悉的陌生人:网络社交背景下的社区人际关系及其动员策略

    施瑶瑶;宋煜萍;

    社区动员能力是影响社区治理水平的重要因素,社区动员模式必须以社区内部连接为基础。在快速流动和网络化的双重社会背景下我国城市社区内部连接状态已经出现根本变化,"熟悉的陌生人"社区人际关系普遍存在于我国新建城市社区之中,这种人际交往特征给以往的社区动员方式带来了挑战。通过对S市多个社区的深入考察发现,"组织吸纳""利益连带"和"赋权增能"三种社区动员策略在城市社区治理中有较好的动员效果,但其运用需要一定的条件,而且具有权宜性、临时性和策略性。充分挖掘和认识城市社区的动员策略并推动发展完善,最后将其引入到法治化和规范化的社区治理之中,这对当前的社区治理乃至社会治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04期 No.412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8K]
    [下载次数:16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4 ]

经济论坛

  • 我国农业劳动力剩余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施庚宏;施本植;

    为准确掌握当前我国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状况,从而为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依据,通过运用固定时期劳均耕地面积法对2019年我国农业劳动力剩余的存量及比率进行测算。同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引入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农业劳动生产率、人均耕地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变量进行计量分析,并得出其影响度。结果显示,我国当前农业劳动力剩余的存量是347.12万人,其剩余率为1.63%。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农业劳动生产率、人均耕地面积、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等4个因素的提高抑制了农业劳动力剩余率的提升,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人均收入差距的增加促进了农业劳动力剩余率的提升。

    2021年04期 No.412 4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6K]
    [下载次数:5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9 ]
  • 发展普惠型:小康社会中国社会福利制度趋向

    王宏强;王云斌;

    2020年,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2021年,中国开始跨入小康社会。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让社会成员的生活处于良好状态,必然需要重新审视原有的社会福利制度,进行与时代发展相符的完善与建构。在这个重要历史节点,从分析福利国家走向第三条道路的历程与趋势、发展型福利观念的形成与演变入手,梳理发展型社会福利的理论基础和内容,提炼出西方发展型社会福利思想对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相关启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借鉴国际发展型社会福利模式的探索经验,做出中国社会福利应该建构"发展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判断,并提出了构建中国发展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思路。

    2021年04期 No.412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6K]
    [下载次数:1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0 ]

人文视野_哲学

  • 克服形而上学——20世纪哲学的基本特征

    瓦尔特施瓦德勒;贺念;

    20世纪哲学的不同潮流都掀起了"克服形而上学"运动,如以卡尔纳普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以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语言哲学和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现象学。与卡尔纳普企图彻底抛弃形而上学不同的是,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的共同目标是重构形而上学概念。然而实际上看,对"形而上学"进行"克服"并不是仅仅始于20世纪的任务,它从康德就已经开始了,一直贯穿于从德国观念论到尼采的哲学。18和19世纪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思路是:承认哲学中有一种基本实体(substance),然后通过翻转这种实体来对形而上学进行"反制";但是,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所代表的20世纪"克服形而上学"的新态度乃是:停止追问世界背后的根据,放弃企图用一个世界公式来把握整个世界和人类图景的冲动,对语言和存在采取一种泰然任之的态度。对于维特根斯坦来说,具体表现为:不可能离开语言以及生活形式来为语言找到更基底的根据;对海德格尔来说,具体表现为:不可能离开此在所被抛的世界以及存在所发生的历史来为时代的"人性气质"找到更基底的根据。

    2021年04期 No.412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8K]
    [下载次数:5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3 ]
  • 论迷路现象的本质——以《存在与时间》中的此在空间性为视角

    陈亚立;

    迷路是一种空间性现象,但它的本质既无法通过客观空间模型来解释,也无法在单纯的认知层面得到完全的揭示。通过海德格尔对于此在的空间性的分析,可知此在具有一种比前二者更为源始的空间性结构。"去远"与"定向"是此在空间性的基本特征,迷路现象的产生正是源于这种结构的存在。

    2021年04期 No.412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9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 ]
  • 论孔子美学思想中的文质观

    耿冉;

    "文""质"问题在历史上是哲学家、美学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孔子总结的文质观。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品质是"质","文"是以"礼之文"为内容的礼乐形式系统,两者之间的关系应是文质兼备,和谐相济,协调统一。孔子的文质观不仅展现出了"中和之美",更是君子人格养成的准则,具有丰富的意蕴。

    2021年04期 No.412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5K]
    [下载次数:1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9 ]

人文视野_历史

  • 探索与发展之路: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学术回顾

    邱志红;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如果从梁启超1920年始撰《清代学术概论》算起,已经走过一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历经1949年前的启蒙、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勃兴以及改革开放后的繁荣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在历代学人的长期积累和积极探索中不断走向成熟,并在新时代日益彰显出更加强大的学术生命力。

    2021年04期 No.412 8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5K]
    [下载次数:1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 ]
  • 内政与外交:日俄战争前后的东北胡匪问题

    马维熙;

    胡匪,亦称马贼,是近代中国东北的一大祸患。19至20世纪之交,清廷的治匪政策呈现出由"剿"到"抚"的变化趋势。特别是甲午、庚子以后,随着日、俄两国的相继侵入,胡匪问题遂由一个单纯的内政问题一变而为牵涉各方的外交问题。此一转变,在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期间达至高潮。战后,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深入东北各地。而对胡匪的剿抚与治理,遂成为其经营东北、发展势力的重要内容。审视日俄战争前后的东北胡匪问题,为理解清季内政、外交政策演变以及近代中国权势结构转型提供了独特视角。

    2021年04期 No.412 96-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0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3 ]

人文视野_文学

  • 诗礼文化视域中的为母之道与坤德化成

    赵国阳;

    就人类而言,一个新生命形成之时便与母亲形成了生命共同体,母土孕育生命之实,这身心生命共同体既要顺性情之正以化育,又要礼合天地之则而充实长养。因此母子身心生命共体既有生命的感通,又是生生之仁的一体流行。它不仅需要如大地般的坤德之厚,更有赖于承乾道而行,乾坤并建以成物。因此,知母之亲亲与知父之尊尊共同构成了人类礼乐文明生活的人伦秩序。

    2021年04期 No.412 10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9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影视时代“孙悟空”人性与神性的转变

    罗娟;吴昊;

    文学经典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在后人的传承演绎中,历久弥新。其中周星驰改编的《大话西游》《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对孙悟空这一形象的塑造与原作相比更是别具一格。文本的孙悟空形象是猴性、人性及神性三种属性的集中体现,但在周星驰改编的影视中,其属性则是以成长片段式的形式出现。这三部电影,根据人不同成长的阶段,生动直观地展现了孙悟空由魔性向人性和神性转变的成长趋势,重新诠释了其形象衍生的新内涵以及其体现的当代魅力。

    2021年04期 No.412 11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下载次数:10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 ]

法律园地

  • 认罪认罚应作为独立的量刑情节

    刘伟琦;刘仁文;

    认罪认罚作为独立量刑情节的正当性基础在于,认罪认罚与自首、坦白的实质要素及本质属性不同,而且自首、坦白情节并不能全面、准确评价认罪认罚情节。认罪认罚征表预防必要性降低,不同类型的认罪认罚征表预防必要性大小不同。将认罪认罚作为独立的量刑情节,可以为司法机关针对不同类型认罪认罚裁量与行为人预防必要性相适应的刑罚提供规范依据,易于激发行为人在自首、坦白之外选择认罪认罚。其实践价值除了利于提高诉讼效率以及节约司法资源之外,更重要的是利于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因此,未来在出台刑法修正案时,应当增设认罪认罚作为独立量刑情节的条款,以便为认罪认罚的从宽裁量提供规范依据。

    2021年04期 No.412 118-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5K]
    [下载次数:8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24 ]
  • “风险社会”的宪法结构分析

    张海涛;

    风险社会是宪法学的一项议题。安全和确定性既是风险社会的利益保护目标,也是宪法上的权利价值。现行《宪法》的安全条款作为风险社会的宪法依据,指向一种"总体国家安全观"。对风险社会的宪法控制,是对风险意志而非风险行为的控制,且需通过"国家/公民"的二元结构展开。一方面,国家在应对风险社会中的宪法角色,因应了政治与法律的双重需要,既履行政治系统中的风险决策职能,又承担法律系统中的风险预防义务。另一方面,公民兼具风险制造者和危险承担者的双重身份,虽导致了"普遍信任"与"歧视自由"之间的基本权利价值冲突,但可借助宪法上的平等原则予以解释。

    2021年04期 No.412 128-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5K]
    [下载次数:6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1 ]

教育论丛

  • “放管服”背景下大学“去行政化”改革:内容框架和建构路径

    骆聘三;

    依据治理理论,"放管服"改革要求与大学"去行政化"改革实践在理论内涵上相互契合。基于此,"放管服"背景下大学"去行政化"改革的内容框架应遵循一种内生外促、内外兼修的整体设计思路,既要依据大学自主性发展来完善内部治理,也要明确政府、大学和社会之间的角色设定和协同责任。为此,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内部维度实现大学内涵式发展,在外部维度推进政府自我改革,并以促进协同发展为导向,确保大学"去行政化"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2021年04期 No.412 139-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4K]
    [下载次数:7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1 ]
  • 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国特色一流学科的发展逻辑——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科为例

    武建鑫;罗云;

    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学科是"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政策指向,也是新时代中国大学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科为案例研究对象,初步构建较为适切的单案例研究思路,通过全景式呈现案例大学一流学科的卓越历程和演进特征,初步归纳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国特色一流学科的发展逻辑。研究表明,作为中国特色一流法学学科的典型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科始终以学术质量和社会贡献为目标,在国家法治发展进程中,培养社会主义法治人才,构建中国特色法学理论,推动中国法治实践,赢得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国特色一流学科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同向同行,持续更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所构成的学科系统结构,基于比较优势策略积极塑造学科声誉,在学科自主探索的道路上形成独具学术风格的"大学学派"。

    2021年04期 No.412 146-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
    [下载次数:5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5 ]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性问题

    刘国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改革必须重视以人民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主体这两个基本原则,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前提性问题。只有从这个前提性问题出发,才能落实作为人民教育"关键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充分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才能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改革与创新,推动其内涵式发展、协同发展,实现教学的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2021年04期 No.412 15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5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1 ]
  • “基础”课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构思及实践路向

    陈艳飞;

    学生困惑是"基础"课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起点。它要求"基础"课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指向、宣传规律、学术内蕴三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并给予针对性的回应。其中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指向,旨在深化学生对其意义的感知和思考;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规律,旨在扭转学生的逆反情绪;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术内蕴,旨在帮助学生获得深度的理论认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基础"课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走向深度教学、介入学生个体的意义世界、建构和优化学生的思维系统。

    2021年04期 No.412 163-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2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2 ]
  • 下载本期数据